Garland +

15 款 13 寸 rMBP 升级硬盘小记

小果本的硬盘有点不够用了,虽然当时入的是 16G内存/256GB SSD,自从写上了 scala 加上用 docker 越来越多了,现在硬盘也是有点捉襟见肘, 对 MagSafe 和键盘爱的深沉加上并不喜欢带条的 Pro(我的 fn 键用的还是很频繁)所以并不打算入新的电脑(当然主要还是穷),所以决定升级下硬盘。

当然具体的概念啥的就不科普了,可以在 ref 里自提,大概原理就是老 mac 的硬盘其实就是 m2 的,只是接口不一样,所以聪慧的中国人民造了这么个转接口可以把 m2 接口 转成果子的接口,不禁怀疑一开始是哪个大佬闲暇用自家工厂造出来自用的,当然这个一没认证二没背书,所以使用是肯定有风险的,至少得按天/周做好 time machine 备份

这里说一下 SSD 选购,网上主流推荐的是 intel 的 760P,特点是单层、发热极小、i家超耐磨,不过关注了几个月发现价格越来越高, 作为一个两年前的产品现在还卖 1400 左右还真是让人肉疼,本着电子产品买新不买旧的原则又选了一波,最终定下来是 toshiba 家的 RD500

接下来就是上图环节:

二手东上入的次日达,本来没货的,盯了几天居然有货了,比x宝便宜,还能保价

p1

本体就这么一些东西,啥也没送

p2

看了下金手指,很新,没翻车,就是确实有点厚

p3

马爸爸家入的转接口,迪奥科技,东西很不错,所以打个广告

p4

换完之后的样子,果子东西的做工真是好啊

p5

升级之前的系统,跑分也挺低,不知道是不是剩余容量太小,所以写入得先擦除再写,带来的问题就是 swap 有点慢

p6

p7

升级后的系统,至于为啥会有俩盘,可能是因为先手贱装了最新的 catalina 然后又关机进入恢复模式用 timemachine 恢复了

p8

p9

p10

p11

使用感受

好的地方就不说了,说说不好的

当然因为对系统有洁癖,所以还是打算抽空把系统清了安装一遍 catalina,然后把数据手动导过来说不定以上的问题少很多2333333

FAQ

关于转接口

一次买俩吧,到时识别不出硬盘就可以对比看看是硬盘的锅还是转接口的锅

关于硬盘

没有横向对比,就不直接推荐 RD500 了,在这里只是告诉读者 RD500 可行,不过如果 760P 1T 只要 800 的话那我是肯定不买这个的, 另一个想法就是将来肯定还是会换新 mac 的,所以到时 rd500 弄出来换到台机上也是很好

关于拆机安装

关于安装系统

之前看了 n 多教程里都说需要用 u盘做系统引导,我当时不明白为啥,果子的 internet recovery 进入恢复模式直接 time machine 恢复就好了, 自己踩了坑才发现原因,15款的 mac 默认的系统是 OSX Yosemite 所以 internet recovery 的系统也是这个,而这个系统是不支持 NVME Express 设备的, 结果就是不认盘,似乎是只有 High Sierra 之后的系统才支持,所以必须用新系统做 u盘启动才能识别硬盘进而继续安装

关于进入系统

从 time machine 恢复完成后进入系统是黑屏的,只有鼠标,盲猜可能是因为系统本身存储的的元信息和新硬件的元信息不匹配,所以遇到类似的情况就无脑重置 SMC 和 NVRAM 就好了

REF

言:

Blog

Thoughts

Project